在母线槽的设计中,通常考虑导线的载流截面。断面面积看似合适,但温升可能高达危险值。因此,应明确温升限值,以保证安全运行、长寿命和可靠供电。IEC标准没有给出母线槽中母线和导线的温升限值以及与母线连接的可拆卸装置的插入式触点的详细数据,但仅给出以下确认:导电材料的机械强度;与导线接触的绝缘材料的允许温升限值;对于插入式触点,应处理触点材料的特性和表面处理。
1铜含量低,铜排电阻率高。
人们常说,铜排的含铜量和电阻率与母线槽的载流量有关。铜含量在99.95%或99.93%以上,电阻率ρ≤0.01777(ohm?Mm2/M)是母线中较好的铜排。铜含量低,电阻率大。只有增加导线规格,才能保证载流量和温升。否则,温升会过高。
2保温材料和壳体结构散热较差。
母线槽导线结构和工艺处理较好,绝缘材料散热较好,按设计手册或电工手册折价后可满足载流要求。但对于一些产品来说,保温材料是树脂浇注的,或者其他散热不良的保温材料,空气母线结构,以及散热不良的密集母线结构,折扣会更多。有的产品结构和绝缘材料散热很差,导体按电工手册30℃环境温度选用,误导用户,据了解,这些产品有的只能达到60%~70%的电流闭合能力,给我国供电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和巨大的用电量,值得正视。
3过载运行。
在一些工程中,随着设备的增加,负荷的增加,或原有设计的母线不能满足现场的需要,一些工程在订货施工时采用变容量节约变容量,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超载运行时温度升高,而真正的变容后开关不能保证变容后小电流过载,存在安全隐患。
4连接器的连接不稳定,连接器的电阻率增加。
母线槽的温升可能是由于接头连接不顺、接头接触不良和电阻率增大引起的。
5温升与趋肤效应有关。
在导体内部,电阻产生的热量不易产生,温度高,价态和电子速度高,电路不是很平坦。结果,电子路径相对较窄,电阻较高。在导体表面,散热快,温度低,电子的价态和运行速度低,电路平坦,电子路径相对较宽。因此,导体的表面电阻小,电子操作快,这是造成电流外皮的原因之一。